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章 长安 (第1/5页)
长安,古称镐京,秦时称咸阳。 至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,于咸阳旧址筑城建都,始称长安,取“长治久安”之意。 历代以来,不论是周镐京,还是秦咸阳,又或是汉长安,甚至是此时的隋大兴,其地理们置都略有不同。 秦咸阳无有城墙,其主体建筑群东西横跨沣河两岸,南北纵越渭河。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、咸阳宫、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“六国宫殿”;以南则有闻名于后世的“阿房宫”,以及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。 汉长安,则位于阿房宫西北部,北接渭水,东临沣水,仅占了秦咸阳的部份区域。 其城始建于高祖五年,早期也没有外城墙,至汉惠帝时,汉长安才有了城廓。 其后八百余年,历经西汉、新、东汉(董卓西迁)、西晋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和北周九朝,至杨坚以隋代周,责宇文恺新建大兴,汉长安才退出历史舞台。 而黄麟眼下的长安,也就是大兴城,则位于汉长安东南方向的龙首原。 当年的阿房宫也兴建于此! 山河千里国,城阙九重门。不睹皇都壮,安知天子尊。 文物荟萃,千秋帝都! 小金载着黄麟在高空盘旋,长安城有如荒古巨兽般耸立在有“八百里秦川”之称的关中平原的渭水南岸。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,重峦叠嶂,陡峭峻拔,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,有“重峦俯渭水,碧嶂插遥天”的磅礴气势。 北则有尧山、黄龙山、嵯峨山、梁山等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